研讨会聚焦新形势下两岸水利科技的热点问题,邀请两岸水利专家和留美华人专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为两岸水利发展出谋划策。研讨会共设置4场主题报告和9场分议题特邀报告。
主题报告围绕幸福河湖,在幸福观、需求层次等理论基础上讨论了幸福河湖的内涵要义、河湖幸福指数及其指标体系和测算方法。报告以2019年为基准年,展示了对大江大河的河湖幸福整体状况,并对如何实现幸福河湖提出了建议,为幸福河湖建设评价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支撑。
在3个分议题中,围绕“旱涝灾害的应急管理和海绵城市建设”议题,专家分享了长江流域及武汉市、台湾地区的防洪抗旱和新北市海绵城市建设案例,介绍旱涝灾害的应急管理和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围绕“气候变迁下的智慧水利建设”,分享了淮河流域在数字流域、智慧防洪决策体系以及洪水三维演示等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台湾地区以区域为单元运用智能科技提升供水服务水平的做法,以及基于大数据开展的强降雨实时淹水预报洪涝预警技术、人工智能在低影响开发暴雨管理与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等;围绕“双碳目标下水电绿色发展”,介绍了大陆地区的分布式风能太阳能供水技术,以及抽水蓄能电站在台湾地区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是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的固定交流机制之一,从1995年第一届起就受到两岸水利界的广泛关注。来自国台办交流局、水利部台办,流域机构、地方水利厅、台湾地区水利主管部门,以及两岸的科研单位、高校和企业的学者和研究生,美华水利协会专家等500余人通过线下和线上方式参加了会议。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21年10月30日